设为首页    |    加入收藏

风采展示

热血青春 农大戎光|青年应有报国志,携笔从戎身许国

作者:   时间:2025-10-27   点击数:

在内蒙古农业大学,有这样一位青年学子:他两度转身,从菁菁校园到火热军营,再重返学术殿堂,始终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。他就是草业学院2025级草学博士研究生刘明昊——一名退伍军人,更是一名矢志科研报国的共产党员。

筑牢根基:在北疆大地上厚植专业情怀

本科期间,刘明昊便以“建设祖国北疆、深耕草学专业”为使命,勤奋笃学,综合测评连续四年名列班级第一。他四度深入北疆开展科研实践,足迹遍布广袤草原,在知行合一中探寻真知。担任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期间,他积极探索草学学子联动机制,促进东西南北中草学学子的交流互鉴,为学科发展储备人才种子。因表现突出,他荣获自治区优秀毕业生和学校十佳毕业生等19项荣誉,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项奖励。


十佳毕业生颁奖仪式


淬火成钢:在强军征程中绽放青春

2021年6月,已在学业道路上崭露头角的刘明昊,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选择——怀揣已到手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,保留学籍参军入伍。“或许是儿时种下的军旅梦,或许是戍边英雄的感召,在投身科研的道路上,我要把青春先献给国防事业。”他如是说。


与赵彦教授在参军前和退伍后合照

(17级草业科学二班累计四位同学参军入伍)


在学校武装部老师的悉心引路与本科班主任的坚定支持下,一缕从戎报国的星星之火,终成燎原之志。他携笔从戎,奔赴被誉为“尖刀铁拳”的武警机动部队,直面反恐维稳的最前线。新兵连的淬火,是青春与钢铁的碰撞。他带着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血性胆气,在训练场上一次次冲锋,任凭十余处伤疤成为青春的勋章,即使膝盖骨裂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。当他以全优成绩夺得“全能新兵”,获评支队“爱军习武好战士”时,那个曾经的“文弱书生”已在这场烈火中,锻造成了真正的钢铁战士。


个人部队照片


他充分发挥特长,参加多次大型军事联合演习演示行动,积极参与部队战训法和政治教育工作,多项研究成果成为内部教材范本,助力两名警士考取总队“武教头”军事教练员。作为全总队唯一进入政治教员评比决赛的义务兵,他成为战士们交口称赞的“又红又专”的标杆,先后被评为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“三会一好”优秀政治教员,获“四有”优秀士兵1次、记嘉奖1次、旅(师)级表彰2次、营级表彰2次。


个人部队奖项


再踏征程:在科研报国中践行初心

“部队是座大熔炉,进来一身铁,出去满身钢。”两年的军旅生涯,铸就了刘明昊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忠诚担当的信念。退伍复学后,他选择硕博连读,师从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格根图教授,在牧草加工理论与技术方向上开启新的攻坚。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,让他深受鼓舞,作为科技小院支撑院校的学子,他立志深入扎根北疆,融入‘科技兴蒙’行动,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。“这是作为一名青年党员、退伍军人和科研工作者‘三重身份’的共同使命。”刘明昊说。


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前准备


在草学学科涉及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、农畜产品供给、种业振兴等领域的“大国防”任务,他明确目标:“无论在哪个战场,都要当好一个兵。”聚焦饲草产品加工方向的“卡脖子”难题,他誓言攻坚克难:“我不知道未来能否解决一些科学问题,但坚信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,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。”

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。如今,作为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和博士班班长,刘明昊将继续以军人的血性和科研人的执着,在推进国民营养健康、现代农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,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报国之路万千条,内核始终如一:一颗赤子心,一生报国情。


与格根图教授参与科研实践

版权所有 ©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(学生工作处)   蒙ICP备05000415号-1

联系地址: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75号  邮编:010019

邮箱:xsc@imau.edu.cn